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再次以新一代插混技术一一第五代DM技术实力震撼业界。这一技术的发布不仅重新定义了插混技术的天花板,还开创了油耗2时代的先河。

2024年8月28日,比亚迪在杭州举办了第五代DM技术解析会,来自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给大家深度剖析了第五代DM技术背后的研发过程,及其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核心原理、显著特点、卓越性能以及技术创新与突破。解析会上,我们不仅深入探讨了第五代DM技术的核心优势与市场应用前景,大家还与工程师现场互动交流了各种难点疑虑和技术相关问题。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改变,我们还进行了秦L DM-i与海豹06 DM-i两款车型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实测和实际驾驶体验,以及验证其油耗表现。

第五代DM核心技术创新与升级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核心在于其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这一架构包括插混专用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和刀片电池三大核心部件的全面升级。其中,插混专用发动机采用了1.5升高效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峰值扭矩126Nm,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6.06%。这一发动机的高效性能不仅提升了整体燃油经济性,还显著降低了油耗;官方工况百公里亏电油耗2.9L,以及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

EHS电混系统通过极致的结构设计,功率密度提升了70.28%,综合工况效率达到了92%。这一系统不仅优化了动力输出,还提高了整体能效表现。此外,在电池技术方面,第五代DM技术搭载了刀片电池,其能量密度提升至115Wh/kg,提升了15.9%,放电倍率提升至16C,回馈倍率提升至5C,提升了20.3%。还创新性地采用了12V磷酸铁锂小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重量更小,达到2.2Kg,充放电效率为94%。

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与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

除了动力系统的升级,第五代DM技术还采用了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和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通过优化整车热管理系统,确保了发动机、电池和电机在各种工况下的最佳工作温度,从而提升了整体能效和可靠性。

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则通过高度集成的电子控制单元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整车动力系统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这一架构不仅提升了整车的集成度和性能表现,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实测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油耗表现

下午,我们进行百公里亏电油耗实测试驾,主要以比亚迪秦L DM-i和海豹06 DM-i作为主要实测车型,共8辆车均为25%的亏电状态,比赛开始前加满油直至120公里里程挑战结束再次加油,以第二次加油的容量计算油耗。

实测全程120KM,市区道路占比25%,城市快速/高速路占比75%,全程空调自动开启24℃,SOC亏电条件不低于15%;加满油后,我们模拟了日常通勤的驾驶环境,按照日常通勤的方式进行了测试,不仅覆盖了城市道路,还包括了快速路和高速公路。

在实测试驾过程中,即便在空调持续开启的情况下,车辆仍然保持了平稳的动力输出,在加速超车时响应迅速,让人感到驾驶信心十足。此外,车辆的悬挂系统调校得恰到好处,在高速路段上,即便是在较高的速度下也没有出现飘忽感。

此外,杭州是众所周知的在上下班高峰期极为拥堵的城市,回程的时候刚好遇上的下班高峰期,我们驾驶的秦L DM-i车辆的动力响应依旧迅速且平顺,即便是在频繁的起步与刹车中,也能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

最终,我们组的车辆实测的亏电综合油耗仅2.44L/100km,比官方工况综合油耗2.9L/100km还要低。其他组的车辆综合油耗都没有超过2.9L/100km,最低综合油耗达到了2.38L/100km,最高综合油耗也仅2.71L/100km。

测试结果显示,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油耗表现非常出色,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的油耗水平,这一成绩得益于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高效能量管理和优化设计,也展现出了非凡的驾驭实力与燃油经济性。

结语

通过此次杭州站的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深度剖析会及亲身体验的实测试驾活动,我们对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领域的卓越领导地位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刻的认识。实测结果不仅印证了其理论数据上的非凡表现,更在实际驾驶中彰显了其高效节能、性能卓越的独特优势。第五代DM技术的问世,无疑将为用户带来更节能环保、更省心的用车体验,并推动全球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

未来,随着更多车型搭载第五代DM技术,相信比亚迪将继续引领插混技术的发展潮流,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多高效、环保的出行选择。

点赞(23)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